flickr相簿
tc24165. Get yours at bighugelabs.com/flickr

中印佛教史.jpg

201907《中印佛教史》之心得

感恩清德法師開了『中印佛教史』的課,連續幾周的上課法喜充滿,整個就陶醉在歷史中,當師兄從後面欲提醒我時間到了時,彷如從定中驚醒,趕緊出去訂了便當〈聽到忘了要訂便當了〉。

同學們熱情的分享水果,蛋糕、茶水與專業的茶道師用心為法師備茶,課後自動分擔了恢復場地與收拾清潔的工作,這樣有溫度的課程實在不是上youtube獨自看影片所能學到的,最後清德法師感動的結語,亦是讓我由衷感受到法師們用心弘揚正法與對佛教徒的知見憂心,那份感動內化的力量是真法喜。這樣的收穫真的是筆墨難形容。

 

『導師曾表示:我所認識的佛法,所授於人的,不一定就夠圓滿、夠理想。因此,我從未存心要教大家學得跟我一樣……佛教只有一個,因適應眾生根性而分多門。我們學佛第一便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至於最後從哪一門深入,則需視個人的根基而定。』

不記得從哪裡讀過印順導師的這段話,覺得很受用總記錄在自己的備忘錄裡,透過兩位法師導讀宏觀整個佛教史後,更是感受到佛法博大精深,應時空、人物而緣起,越深入越是謙卑。

 

佛教經典陸續被譯出,總有偏頗無法圓滿之處,導師閱藏整理完整,讓現世學佛人可以清楚明瞭。且不知道不代表沒有,像道生法師闡述的《一闡提也能成佛》一樣。因不被當時的佛教界所接受,而被趕出道場,當涅槃經譯出時才明白佛說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佛法浩瀚不能自以為是。

 

淨土宗的稱名念佛是曇鑾因居住偏遠山區,為度化當地農民,因此他提倡「易行道」的稱名念佛。而曇鑾研習龍樹提婆的四論,注釋大集經,無不學通內外博學多聞。實不是一佛一咒可成就的。佛法施設易行道,讓根基未成熟前,先舖上一條路,找到自己契機的法門,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厭娑婆而求生淨土,不知在人間建設淨土。

 

到了明初的佛教都是為人《死》服務,所以太虛大師改革推行的人《生》佛教,活得好才能死的好。

 

歷史上幾次君王的滅佛,有因信奉道教而排除異己,也有因佛教徒的不自愛而起的嚴格整頓佛教而滅佛,僧團的墮落造成國家的損失,佛教徒如不自重自愛,如何寄望佛法興盛。

 

戒律是適應當地風俗文化,隨時空而設立的,戒律是對僧團的規範與儀軌,不變的是要嚴守道德的大戒即根本五戒,佛入滅時說小小戒可捨,如吃飯、穿衣…我們應了解佛制戒的精神點,而不只是重在相上的如不如法,以道德克制情欲,止惡行善淨心修學戒定慧。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法思想遠從印度傳來,了解中印佛教史,諸行無常因緣一直在變,在變的當下不斷的學習,依古先人道增廣見聞覺知。學佛如沒有善知識是很容易走偏的,後學片段的薰法累積而來的實是似懂非懂,經過這次佛教史的薰陶,使片段的記憶能連貫,感恩法師精闢的課程,實是滿滿的法喜,更重要的是許多觀念的釐清,唯有自己具備正見,才能分辨正法。正見具足才能在人間增上修行。

感恩善知識們共同成就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0309_145855.jpg

整理筆記本時,看到這一段話

那是在一次的活動中體會到的有感而發

事隔幾年  依然很有感

 

內容如下:

2014年手札

遇到很多事情,思緒總是跑在前頭想了太多,

於是害怕~

於是複雜~

如果無明煩惱是來自不明白,或許就不該放棄思考怎麼做?

打破無知,就像手中的鏟子,慢慢挖掘就能看見清澈的本性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可以更靠近我.jpg《你可以更靠近我》讀後感

有別以往我看過的一些心靈輔導的書,總是學習輔導別人的多,學習的過程又總是表相的多,在幫助人的過程中徒增煩惱罷了。
而這一本書:你可以更靠近我,反而是輔導自己的一本書,或許有點歷練了,看事情可以再更深入點,

所以『你』可以更靠近的是『我』自己,而這個『你』可以就是『我』,了解【我】的心則能增強覺照能力,在每一個當下成長。
 
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有其因緣,生命從來就不是盲目的,很多的難題或許最終仍然沒有解決方案,但,如何在走過後能轉化為證量,我想這不是空談,是在每一個當下。
我非常喜歡的一詩詞:閒居無事可評論,一炷清香自得閒,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多麼美的心境自在又瀟灑,若能時時活在當下,一切都能轉為增上緣,不就是悟入佛之知見了嗎?

【伊莉莎白說我們所有人的心中都有希特勒的影子,我們得去面對自己內心可能的黑暗,因為,同樣在我們的內心也都有變成泰瑞莎修女的可能。】
如果我想幫助人,那麼我就必須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過往的經驗於內心偶而昇起,想起許許多多記憶中的覺受,說覺受是因為深深的影響著自己,我省思,留在心中的是負面?還是正面?說出來嗎?聽者能理解嗎?
是正面想還是負面想,有時都只是一時的情緒而已,然而聆聽的人留存的是哪一面呢?.......

我記得多年前曾讀過一本書中敘述一位被輔導的孩子,經過多年定時的輔導,仍舊只願躲在桌腳下,無法信任輔導者不願出來面談,那時我只讀到幫助人需要有相當大的耐心,而今,我更了解要讓人信任是ㄧ件不容易的事。

書中P115 說當你找到勇氣、再誠實起來,像小孩子那樣誠實,你就會開始看見自己有勇氣評估,並正視自己的未完心事。趕快解決掉他們,讓自己變成一個完整的人。這樣你的直覺與靈魂象限就會再度浮現。你無須為他做任何事情,除了擺脫自己的負面情緒之外。當你發展出這個象限,你的生命就會全然改觀。這樣你就會永遠傾聽你的病人,會永遠聽懂他們何時需要幫忙。你也聽出來他們需要誰幫忙—那人不一定是你。你也會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東西,來幫助自己解決未完成的心事。
 
《伊莉莎白說:你們只要誠實並且願意面對自己內心的希特勒,將他宣洩出來,並試著學會以無條件的愛與同情替代評斷,以感同身受替代憐憫,並體認到肉身的存在不過是我們完整存在的一小部分。》

我找尋著那份勇氣,所以在佛法大海中不間斷學習。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8 Fri 2012 14:14
  • 祈求

2012/02/02晚上弟的一通電話

急著告知媽中風的情形  醫生問要急救嗎

我無法控住心情  眼淚直流說

我房子還沒整理好 我要媽媽來跟我們住

你怎可以不給我機會..........

一路趕回嘉義  要急救醫生說可能變植物人或癡呆

說不急救又捨不得............

弟弟受不了煎熬  要醫生快開刀急救

守在病房外的我們  口中雖念佛  卻心亂如麻

就怕再也沒有機會孝順媽媽了

在加護病房昏迷了兩週後慢慢甦醒

甦醒當天媽媽已經做好氣切手術後被轉往普通病房

每天的床邊復健  每天的對話 

遠方的我們用著手機  對著完全沒有回應的媽媽精神喊話

就是希望已經活過來的媽媽

能有機會活的健康  活的快樂

我不斷的求....求.....

我不斷的想起爸爸的交代.....

我多麼希望能陪在媽媽身邊....

 

到承天寺點燈祈福 

到圓福寺拜水懺...誦經回向...

幫媽捐款植福......

一切的一切就是希望能幫助媽媽

我祈求上天憐憫媽一生辛苦 對家無私的貢獻

既然這一關上天沒有帶走媽

就請讓媽能安度晚年 快樂的過日子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母親節卡片  2011母親節卡片  2011母親節卡片  

女兒總是能適時的來一筆

貼心的卡片  總能感動老媽我許久

每年邀他們參加浴佛   總是有理由

但是  他們總是乖乖的待在家裡

讓我安心去做我想做的事

還貼心的祝福我

也打電話回去祝阿嬤母親節快樂

聽到她大聲的叫   阿嬤..........

好窩心喔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6 Fri 2011 14:17
  • 母親

今天在信箱裡收到這文章

心有戚戚焉

平常讀書 學道理  懂道理

常說要法入心  我有沒有法入行

心中有法  才能像這作者一樣

轉個心念  媽媽就是菩薩

辛苦的照顧  是示現教導 是逆增上緣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6 Fri 2011 13:33
  • 觸動

4月份婆婆上來台北看醫生

因為  習慣住在大女兒家

也因為他們住在市場邊 老人家可以到處逛逛

所以 隨老人家的意  都住在大姊家

要去醫院時  我再開車去載他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6 Fri 2011 13:08
  • 寧靜

PICT3754.JPG  

 

歇息是為了發現更多的驚喜

 

       留影是為了紀錄曾經的相遇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媽媽拿著奶奶的遺照跟著移靈的隊伍前進

心底不由自主的陣陣心酸..........

或許就是這份感覺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0 Fri 2010 14:29
  • 改變

讀書會時

師姐問大家走入慈濟有什麼改變.....

若現在問我  會覺得很幸福因為知足因為慾望減少因為...

當事過境遷時  總是雲淡風輕  到也覺得自己很幸福

想想這輩子走來   每次遇到逆境時 

我都能順利的轉心境  退一步想就沒事了

這幾年的志工  學習到很多很多事 

更覺得慈濟是一個寶山 有挖不完的寶藏

豈能讓自己入寶山 空手而回呢

我就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吸取水份

學習到很多助人的方法  也幫助到自己

 

 

 

 

明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